![]() ![]() |
|||
召公奭:燕国始祖 | |||
作者:桑梓网 文章来源:桑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8 0:50:01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
|
|||
召公名奭,与周同姓,姓姬氏。周之支族,食邑于召(今陜西歧山西南),谓之召公,又称为周召公、召康公或召伯,曾辅助周武王灭商,其子姬克被封于燕(今河北北部),都城在蓟(今北京),是后来燕国的始祖。 召公奭是周初活跃时间最长的政治家,历经文武成康四世,周成王时,位列三公,担任太保的职务,他和姬旦把周朝一分为二,陕东由姬旦管理,陕西由姬奭管理。他派长子去管理燕国,自己留在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治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传说他曾在一棵甘棠树下办公听讼,后世思其人而敬其树。《诗经·周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就是描述这个故事,也留下“甘棠遗爱”的成语典故。 来源:维基百科
周 召公姬奭(前十一世纪 又作“邵公”、“召康公”、“太保召公”。姓姬名奭(音「是」shiˋ),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召(今陜西歧山西南),曾辅助周武王灭商,被封于燕(今河南北部),是后来燕国的始祖因最初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周成王时,他出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而治,陕以东的地方归周公旦管理,陕以西的地方归他管理。他支持周公旦摄政当国,支持周公平定叛乱。他还辅佐了周厉王. 来源:百度百科
燕召公
召公奭和周王族同姓,姓姬。周武王灭掉商纣王以后,把召公封在北燕。 摘自:燕召公世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