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
教育频道首页
|
教育要闻
|
招生专栏
|
自考专栏
|
考试中心
|
基础教育
|
高等教育
|
职业教育
|
教育管理
|
家庭教育
|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教育频道 >> 教育要闻 >> 正文
  中国五年新增2182亿元保障农村义务教育         ★★★ 【字体:
财政部:中国五年新增2182亿元保障农村义务教育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793    更新时间:2007/3/5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安蓓)记者5日从财政部获悉,2006年至2010年期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将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累计新增经费2182亿元。

    中国于2006年在西部地区率先实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公共财政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为西部地区及中部试点地区约5200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2007年,这项改革将在全国推开。

    据财政部介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逐步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

    改革将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免学杂费所需资金中央与地方的分担比例,西部地区为8:2,中部地区为6:4,东部地区(除直辖市以外)分省确定。中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教科书所需资金,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由地方财政负担。

    改革还将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中西部地区,中央与地方按照5:5的比例予以分担,东部地区,中央视各省份财力状况以及校舍维修改造成效等情况予以奖励。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同时,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治理教育乱收费。

    统计显示,西部地区以及中部试点地区自2006年实施改革以来,约5200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平均每个小学生每年减负140元,每个初中生每年减负180元;约340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领到了免费教科书;780万名家庭贫困寄宿学生领到生活补助。西部地区有近20万名农村辍学学生返回学校,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4%。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改革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标志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式正在发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深刻变革,在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教育部关于印发《2024年全
     教育部《校外培训行政处罚
     教育部部署2020年艺术类专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国家课程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
     学校负责人需与学生同用餐
     中办国办印发《加快推进教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
     落实好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待
     教育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教育
     教育部关于印发《2024年全
     教育部《校外培训行政处罚
     教育部部署2020年艺术类专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国家课程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
     学校负责人需与学生同用餐
     中办国办印发《加快推进教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
     落实好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待
    小学入学年龄由谁说了算?满
    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
    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
    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
    教育部:巩固9年义务教育 尚
    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全面
    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全面免除
    "义务学前教育"面临的几个难
    安徽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标
    国务院决定:城市义务教育从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