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诗歌英雄——海子传
作者:余徐刚  文章来源:桑梓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21 1:13:18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15年前的3月26日,诗人海子在山海关决绝而去。假如没有15年前的那场悲剧,今年海子应该刚刚四十。四十岁的海子还会在写他的诗吗?没有假如。15年后《海子传》姗姗来迟,第一次让人们看到海子短暂的生命全景。

 

  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余徐刚

  
 《海子传》序
 

  有人说,海子是农业文明的殉葬者,而“技术文明的象征物——火车,碾过他的身体,他从技术文明与农业文明交叉的迷雾中返回了阔别已久的家园"。海子便因此而成为一种象征,介于农业文明与技术文明之间,有点像清末民初时的大学者王国维先生,他也是一位殉葬旧文化的怀抱着赤子之心的学者。


 第一章  皖江士风———《给安庆》
 

  1989年3月26日下午。
  山海关至龙家营的一段慢行铁轨旁,一个穿着干净的年轻小伙子在那里上下徘徊、逗留了好长时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这个年轻人从墙壁上撕下一块纸片,用铅笔使劲地写下了:“我是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教师,我叫查海生,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
  年轻人把随身携带的四本书《圣经》、梭罗的《瓦尔登湖》、海涯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得小说选》摆到一边。
  他慢慢把身子躺在铁轨上,腰部紧挨着轨道。一列货车呼啸而来,这个年轻人完成了生与死的精彩一幕。
  这个年轻人便是诗人海子。
  这一天既是他的祭日,也是他的生日。
  这一年,他25岁。


 第二章  成长的伊甸园
 

  

  “给我月亮和身体,我保证造一个叫你十分满意的世界”
                ————海子


 第三章 诗歌,流浪和爱情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赶上最后一次
  我戴上帽子/穿上泳装/安静的死亡
  在七月我总能突然回到荒凉


 第 4 章 西边的太阳在燃烧
 

  一切都源于爱情。
  一见这美好的诗句
  我的潮湿的火焰涌出了我的眼眶
  诗歌的金弦踩瞎了我的双眼
  我走进比爱情更黑的地方
  我必须向你们讲述/在那最黑的地方
       ———节选《太阳·诗剧》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