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亲子中心 >> 正文
  中国的父子为何成不了“好哥们儿”       ★★★ 【字体:
中国的父子为何成不了“好哥们儿”
作者:乔磊    文章来源:乔磊的博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3/30

      在美国我采访过的一件案子令人深思,一个很有才华的华裔女孩在高中即将毕业前参加狂欢派对,凌晨时和同学一起坐车回家,快到家时在派对上吃了摇头丸的同学驾车犯晕,结果车子撞向路边大树,导致三人死亡,美好的年华就这样消失了。在葬礼上,这位女孩的父亲跟我说,看了孩子以前的日记很后悔也很内疚,虽然朝夕相处,但作为父亲却不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世界。
     上面的事列反映了家庭中亲子沟通的重要性,而在中国文化中,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往往出现一方成主体,另一方为附体的现象,对于子女而言,他们与父母间的沟通很多时候不会像与自己的朋友那样敞开心扉。
     在美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平等性很重要,老的不要以老卖老,小的不应以小耍小。子女从小追求的是公平、倒了初中阶段就要对一些事情自己做决定。而做父母的也大多是对子女的这些诉求引导为主,很少以父母的尊严强迫子女做一些他们不愿作的事。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仿佛像朋友一样,父与子会成为很好的“哥们儿” 。
     最近一份《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显示,在四国高中生心中,父亲的地位都不算高——这显然与社会分工的不同有关,因为父亲往往承担了赚钱养家的重任,在面对快节奏的生活与职场压力时,不知不觉中就忽视了与子女的沟通。中国学生心烦时宁可找网友也不找父亲,表明父子隔阂在中国较其他三国更为严重。
     美国侨报评论员钟海之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中国含蓄的文化传统,对亲子沟通特别是父子沟通也是障碍。文学名家朱自清的《背影》,将中国式父子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彼此感情很深,却都不善于表达。如几乎已成西方父子关系必修课的拥抱,却很少被中国父亲用于儿女。多年来,获誉“中国男人永远的父亲”的《背影》,那父爱如山的意象留下的是一种对“集体无意识”的考问:为什么中国父子间缺乏感情交流?
     无疑,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进程中,“父为子纲”的家长制一度决定了父子间训诫与遵从的关系,阻碍了感情交流。但时至今日,中国家庭早已演变为“子为父纲”,以父为主的单向沟通逐渐失去市场,但父亲的地位还不如看不见影的“外人”?
     其实,在同一份调查报告中也能找到答案:与父母聊天比例最小的中国高中生,能感受到父母关爱的比例却最高。这或许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不是缺乏关爱,而是关爱的方式和内容不对:重视子女的学习,轻视心理类问题。
     作为父母,关爱子女不仅是为其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更重要的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子女,了解他们真正的生活目标是什么。在这里,平等很重要,尊重很重要,一个能和儿子成为“好哥们儿”的父亲,将有机会走进子女真正的内心世界之中去。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输了
    10岁以下未成年人更易遭受家
    盘点各国父母“惩罚”孩子的
    育儿成本大调查:孩子养到18岁
    四方法有效提升孩子的智商
    过度教养让孩子责任心变差
    0至3岁宝宝 情绪黑匣子
    英国专家警告:婴儿与父母同
    应试教育提前展开 儿童家长陷
    如何通过家庭教育来培育优秀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