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列表     桑梓网《锦绣中华》频道上线  [桑梓网  2013年9月29日]            桑梓网欢迎投稿!  [桑梓网  2006年6月6日]            《图片中心》,盛大推出!  [桑梓网  2006年5月13日]            桑梓网全新改版升级  [桑梓网  2006年5月12日]            桑梓论坛功升级到7.1.0版  [桑梓网  2006年1月8日]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您现在的位置: 桑梓网 >> 中文热讯 >> 正文
  [图文]网友表达对国家领导人热爱 自称“什锦八宝饭”       ★★★ 【字体:
网友表达对国家领导人热爱 自称“什锦八宝饭”
作者:杜鹃    文章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3

  政治文明焕发出别样风景

    ■毕诗成

    改革开放迎来30年的日子,几乎所有媒体都在回看这段历史,回看一个我们曾以不同角色生活在其中的真实世界。30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经济传奇?改革样本?国力剧增?世人尊重?……透过历史的风雨剥蚀,可以寻得无数的讲述脉络。于无数脉络当中,民众社会心理的巨变或许是最为本源的一支:国人开始学会独立思想,开始呼吸更多自由空气,以更雍容的姿态和丰富的内心来面对生活。

    从此等意义上审视各大论坛里活跃的“什锦饭”、“八宝饭”,审视被网民们热捧的“胡哥加油”等标语,这种堪称时尚而张扬的表达方式,看不到对政治领袖严肃的敬畏和膜拜,看不到有强迫的歌功颂德,不但摆脱了所谓“恶搞”的意味,反而显得更为真实、自然和亲切。有“什锦八宝饭”说,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从“小平你好”到“胡哥加油”。这话初闻诧异,细细想来恐怕也殊不为过,因为它从更高层次上,揭示了30年政治文明所焕发出的别样风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从1984年的“小平你好”,到2003年SARS期间的“锦涛挺住”,再到今时今日的“胡哥加油”,人民越发娴熟地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抒发对于国家领导人的胸臆。以粉丝的名义聚集在网络群落里表达关注,这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表达,这情感是一种认同,是一种支持,是一种感谢,也是一种期待;如果说当年大学生打出“小平你好”的标语还曾让很多人错愕之后才感动不已,那么今日我们对于“胡哥加油”心安理得的会心微笑,本身就是进步荡漾的结果。

    五百年前的马基雅维利不会明白,他像个宣教士一样兜售着“为民所惧要远远比为民所爱更安全”的观点;几十年前高喊“一句顶一万句”的人也不会明白,神化领袖并不是真正的捍卫权威。但21世纪的政治家一定明白:真情的支持,要远胜于虚假的膜拜。任何领袖的权威都不是自封的,唯有具有了人民“偶像”的气质,被人民真心拥戴,才能获得现代文明意义上的权威。

    旧语有云:童言无忌;改动一字:民言无忌。人民掌握着最鲜活的话语,当我们不再把党的领导人视为高高在上、可远观而不可触摸的导师之时,当我们可以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像对亲戚朋友那样自然而亲切的昵称之时,当中国的政治人物被广大民众给予了明星般的待遇甚至有了粉丝雅号之时,才是领导人和人民之间最为水乳交融的动人场景——— 这是令人想来怦然心动的久违了的状态。相信没有人会把这种衷心爱戴理解为“大不敬”的恶搞,也不必忧虑会成为盲目的新个人崇拜,因为,在这种话语中,包含着理智真情所凝结的真诚纽带,而自由与开放的思想,免疫着所有的“盲从”。

    一个民族的人心,是需要凝聚的。当我们扬弃了教条意识形态所体现的乌托邦色彩,当我们扬弃了神秘主义的领袖权威思维,以经济实效与对美好和谐社会的追求获得公民对政权支持的时候,作为国家认同与社会聚合的力量便显得尤其可贵。而当国之领袖能以自身之行动,以为民谋利与亲民之举成为凝聚人心的重要资源之时,这是何等值得欣慰的事情?民心不可违,有了民心,才会拥有一切。

    理顺民心,殊非易事。如果没有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显著的亲民之风、务实之举,如果没有胡温当政以来领导国人迎难而上取得的不菲成绩,很难想象素以“叛逆”著称的80后网民,会以追星族团体的方式表达对领导人的敬爱。情感背后是力量,在这些“什锦饭”、“八宝饭”身上,映现着国人通过共同努力获取幸福生活的信念和勇气。相信领袖们在他们身上,也能够看到民之期待,感受到“再加一把劲”的鼓舞与力量。

    于更高境界而言,从人民群众对领导人的敬之畏之乃至避而远之,到今天可以把他们当作身边亲人朋友亲密的昵称,这是一种莫大的进步,也体现了领导人的胸襟和气度,虽少了些高高在上的威严,内心也有理由得到认同的欣慰。但毋庸讳言,任何正常的社会里,领导人都不可能让百分之百的人所全然认同,在被视为邻家大哥、大叔、爷爷的背后,他们还可能看到一些不同的意见,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如何面对不同的声音,如何让这些声音聚合进来,与时代潮流同行,是尤其考验领导人胸襟、气度、理性与智慧的事情。可喜的是,从领导人的当选感言、公开言论,到与网民亲切对话,表示要“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看到了这种谦谨的姿态,也有理由相信,这种互信互动的大门一旦良性敞开,获得的必将是更为蓬勃的力量。

    “一个国家的动力在于她的灵魂所向”——— 面对这些令人欣慰的进步,我们没有理由别过头去,假装看不见。 (本文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杜鹃)

上一页  [1] [2] [3] [4] [5] 

文章录入:光荣与梦想    责任编辑:光荣与梦想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胡锦涛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
    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开幕
    9月14日被网民选为“网民节”
    温家宝:危机面前要“想三天
    中国网民最幸福的时刻
    胡锦涛总书记与网友在线交流
    胡锦涛考察陕西灾区 板书16字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中国
    温家宝冒雨攀上瓦砾堆摔倒手
    胡锦涛会见萧万长 问候马英九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版权所有© 2000-2023 桑梓网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20000420号 皖公网安备 34082602201608号